|
农村社会学(第3版) |
|
作 者:王思斌 |
出版日期:2017/8/1 |
书 号:978-7-304-08760-9 |
开 本:16开(787*1092) |
字 数:358千字 |
分 类: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材 |
学 科: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材 |
定 价:¥28.00 |
|
|
内容概况 |
|
|
2004年,作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系列教材的组成部分, 《乡村社会学》出版。当时,由于在其他项目中已有教材《农村社会学》,为便于各地教师及不同项目的学生选择教材,本项目教材名称采用了“乡村社会学”。目前,相关项目已结束,故本次教材修订恢复“农村社会学”名称。
《乡村社会学》遵循“必需”“够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农村基层广大管理者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先容社会学的基本常识、理论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以使学员在农村管理实践中有所参考和指引。十多年过去了,该教材与其他课程教材一道,在提高学员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乡村社会学》出版以来,我国的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转型日益复杂。正如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指出的:“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加深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农村发展既有机遇,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村发展的新机会和新挑战更加复杂。为了应对和引领新常态,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基本战略方向,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然而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一些地区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使农村社会问题变得更加突出。这既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没有农村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繁荣富强、农民的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也是不完整的。正是基于此,党中央继续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
面对农村发展的新问题、新任务.大家认为有必要对之做出社会学的说明。于是有了这本书——《农村社会学》(第3版),这次修订做了较大的改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结合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以及党和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新政策,增加了相关问题的说明与阐释。为了使社会学常识更加系统和完整,结合我国农村实际,增加了部分理论内容。这一版增加了新时期我国的农村社会学、农村居民的社会交往、农村新型城镇化、农村社会治理、农村社会服务等内容。第二,对相关数据作了新修订,先容了关于农村的新政策和制度安排。第三,在内容呈现和编排上更加活泼多样。本书增加了“资料”“延伸阅读”等设计,可以使学员更好地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
|
目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