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药基础 |
|
作 者:唐已婷、兰进 |
出版日期:2015-01 |
书 号:978-7-304-06799-1 |
开 本:787×1092 1/16 |
字 数:257千字 |
分 类:职教类 |
学 科:职业教育 |
定 价:¥22.00元 |
|
|
内容概况 |
|
|
中草药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中草药资源种类及数量均居世界之首。中草药具有取材天然、作用平稳、毒副作用小等西药无法比拟的独特优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书主要是为配合我国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适应中草药生产的需要,满足人们学习和认知中草药的需求而编写的。本书既可作为种植类专业高职高专教育、成人教育课程教材,也可供中草药生产者和经营者及相关技术人员培训学习参考。 作为高等农业职业学校的种植类专业基础课教材,本书的编写内容及方式既要满足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又要满足种植业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能力的需求。编者结合中药产业发展和实际岗位需求,同时参考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中草药基础研究的现状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概念准确、叙述简明、图文并茂。本书配合生产实际的岗位需求,强化理论常识的同时,更注重对基本技能的培养。全书包括10个项目,主要描述了认知中草药基础、中草药繁殖及驯化、中草药规范化栽培、中草药的鉴定,以及识别各类中草药包括根及根茎类中草药、花类中草药、种子果实类中草药、全草类中草药、皮类中草药、真菌类中草药的来源、生产、采制、功效和用途等常识。 本书在内容组织结构上,各项目采用问题引入式,在导学部分提出产业的实际和潜在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紧密结合学习内容,使学生直观了解在学习该教材时可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实训、自我评价与反馈活动,将常识、技能相结合,紧密联系产业的发展,并结合自我评价与反馈适时激励学习,并通过常识拓展,不断追踪行业的前沿发展,发挥课程的基础桥梁作用。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运用植物分类学常识和先进的科技手段确定中药原植物的种名,避免误采、误种、误用,确保药材来源准确;提高中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有效;为扩大利用和保护天然药物资源奠定基础;弄清近缘种类的分布、生态环境、资源的蕴藏量、濒危程度、利用现状等,保护野生资源,创造条件引种栽培。 本教材编写工作分工如下:项目1由唐已婷(国家开放大学,副教授)编写,项目2由兰进(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赵杨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编写,项目3由赵杨景、初敏(国药乐仁堂河北药业有限企业,主任药师)编写,项目4由兰进、初敏编写,项目5和项目7由丁万隆(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兰进、唐已婷编写,项目6由秦枫(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孙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编写,项目8和项目9由唐已婷编写,项目10由兰进、陈向东(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编写,实训部分由陈向东编写。全书由唐已婷和兰进修改并统稿。 |
目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