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水利学(第2版) |
|
作 者:许士国 |
出版日期: |
书 号:978-7-304-06059-6 |
开 本:787×1092 1/16) |
字 数:549千字 |
分 类:教材 |
学 科:土建/水利类 |
定 价:¥34.00元 |
|
|
内容概况 |
|
|
《环境水利学》第1版是2004年编写、2005年出版的。10年来,环境与水利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得到迅速发展。2005年11月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2007年5月的太湖蓝藻暴发事件、持续多年的“三河三湖”治理,以及各地逐步加速的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工作,在理念和技术上都强化了环境水利学发展的基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精辟地阐明了水资源以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这期间逐步实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等制度,对环境水利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本教材的修编确立了目标,奠定了基础,充实了素材。本次修编除了文字和数据的更新之外,主要在三方面做了工作:一是提出并论述了水利环境过程;二是补充了水环境修复章节:三是进行了教材体系的调整。水利工程本身不是污染行业,而水环境和水生态具有强大的自净与自我修复能力。水利工程对环境的直接影响,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被新的环境结构所替代,并继续发展延续。因此,水利工程的直接环境影响与其演变过程同时并存是水利环境的突出特点,而后者占有更大的比重,过程控制与管理的作用更加突出。因此,在本教材的体系结构上,水利环境过程中各阶段的问题分析、治理技术以及管控对策,成为贯穿始终的主线。 本教材共分为9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先容水环境与水生态的基础常识:第3章先容水体污染及其危害、水体自净及其影响因素,进而先容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平衡条件下的水环境容量概念;第4辛论述水利环境过程的概念。以及各种过程效应;第5章先容物质扩散理论基础上的水体水质模型,以及水环境容量的推算方法,因篇幅问题没有先容流域水质模型:第6章先容水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的标准、措施及制度建设情况;第7章先容水环境修复的理论、技术与实例;第8章先容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思想方法和基本内容;第9章针对水利工程建设期与运行期的特点,论述水环境管理的要点。总体上第1至第4章主要阐述环境水利面临的问题与特点,第5章先容水体污染分析工具,第6至第9章是水环境治理与管理的内容。
|
目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