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种动物养殖 |
|
作 者:主编 陈树林 |
出版日期:2006-02 |
书 号:7-304-03515-3/Q·25 |
开 本:787×1092 1/16 |
字 数:351千字 |
分 类: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材 |
学 科: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材 |
定 价:¥16.60元 |
 |
|
内容概况 |
|
|
特种动物养殖是一项新兴的特色农业产业,因具有“投资少、周期短、效益高”等特点而成为一些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涌现出了大批的养殖专业村、专业乡和专业县。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已开展人工养殖的动物品种在120种以上,有一定规模的养殖企业已达2万多家,各类就业人员达3 500多万。因此,在推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村经济振兴和农民致富等方面,特种动物养殖业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适应这一新的发展形势,我国许多院校相继开设了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专业及其课程,2004年,教育部启动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中也开设了特种动物养殖专业,其宗旨是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和发展农村先进学问的带头人。为此,大家编写了这本《特种动物养殖》,作为特种动物养殖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的教材,也适于大专院校相关专业使用和从事特种动物养殖业的各类人员学习参考。 鉴于特种动物种类较多而教材篇幅有限,编著者精选了能适应我国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养殖技术相对成熟、数量较多、发展前景较为广阔的兔、水貂、狐狸、鹿、肉鸽、雉鸡、鸵鸟、鳖、蛇、蝎和蚯蚓11种具有代表性的特种动物,对每种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繁育技术、饲养管理、场地建设、疾病防治及其产品加工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先容,并对我国特种动物养殖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群众从事特种动物养殖应遵循的原则等作了独到的分析和阐述。全书包括哺乳类、鸟类、两栖类和爬行类、无脊椎类四篇共十一章。各地学校可结合实际,选择适宜当地养殖的动物,进行重点学习,酌情调整学习内容和学时数。
|
目录 |
|
|
|
|